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地震学未来”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 “扫一扫”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2024年12月6—8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2024年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地震学未来”学术研讨会在湖北武汉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和“地震起止过程与机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树成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时贵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倪四道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程惠红副处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胡敏副秘书长、中国地震局科技司崔文跃处长和来自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等机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专委会秘书长、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俞春泉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秘书长胡敏代表学会致辞,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肯定了专委会的工作,并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中国地震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崔文跃处长对本次会议组织形式、学术层次和主题安排等方面作了充分的肯定,表示将大力支持地震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程惠红副处长分析了地震学领域的项目申请和资助的历史和现状,并强调了科研诚信的重要性。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倪四道院士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指出了地震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强调了智能时代融合多学科视角、考虑多种物理因素以及采用多维度观测手段进行地震复杂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谢树成院士、北京大学黄清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凌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汪毓明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华建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夏开文教授应邀作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围绕“结构”和“震源”两个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报告内容涵盖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最新研究成果、地震机理的探索、火山地震学的前沿发展,以及冰川地震学与人工智能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等新兴领域。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地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科的创新与发展。通过此次大会,参会者共同探讨了地震学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为促进学术水平提升和推动相关科研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合影
(地震学专业委员会)
Baidu
map